曹德旺预言:2025年,没有买房的人,五年后是失败者还是幸运儿?
早在多年前,曹德旺就指出房地产可能演变为富人之间的接力游戏,房子本质上仅是砖块与水泥的组合,难以长期维持增值属性。这种观点在当时听来或许刺耳,却在当下2025年的市场环境中逐步显现其深度。
回溯曹德旺的商业历程,他从福建福清起步,创办福耀玻璃集团,通过专注汽车玻璃领域,逐步扩展至全球市场。这种实业根基让他对经济周期有独特观察。
他曾公开表示,房地产应交给专业人士打理,否则容易引发失衡。这样的预言,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供需关系的分析。
现在,房地产市场已历经数年调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销售额下滑5.5%,这意味着市场正处于转型关口。
曹德旺的预言提醒人们,过去房价只涨不跌的时代已成历史,当前库存高企,空置房数量庞大,人口结构变化进一步削弱需求。
如今,生育率持续走低,老龄化加速,城市化率已达65%,未来新增需求有限。过去20年房价上涨让早期购房者获益,但从2021年起,百城房价连续下跌29个月,多地跌幅超过30%。如上海某些区域房价从峰值腰斩,环京城市更显严峻。
政策层面,中央强调促进市场止跌回稳,严控新增供应,优化现有存量。2024年各项措施频出,如降低首付比例、放松限购,虽然短暂刺激成交,但整体趋势仍向下。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有所回升,北京上半年增长18.6%,却难掩全国库存压力。
曹德旺的观点直指核心,房子脱离居住本质,成为金融工具时,必然面临泡沫风险,他建议持有闲置房产者及早出手。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减少9.8%,新开工面积收缩,资金到位低迷。
试想五年后的2030年,市场若回归理性区间,那些2025年未购房者,可能以更低价格入手合适住所。
专家分析显示,2025年或成止跌起点,但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同比跌4%,现房优于期房。三四线城市人口外流,房价难有起色,而一线核心区虽有韧性,却也面临消费降级。
标普全球报告指出,房地产可能已触底,二手房成交增长将助市场在下半年回稳,2025年成交额预计17万亿元,与上年相当。曹德旺老家福清的楼市经历,从2017年暴涨到2021年回调,房价从峰值下滑,网签面积减少5.9%。
全国二手房价格连续下跌30多月,7月同比跌7.32%,郑州、天津等二线城市打七折。空置房超过1.2亿套,足够3.6亿人居住,供需失衡显而易见。曹德旺预言,泡沫尚未完全挤干,调整需5至6年。
从经济转型角度,中国正从地产驱动转向股权与创新。2025年被视为关键一年,限购全面放开仅为托底,而非刺激大涨。这意味着房价将趋于稳定,而非暴涨。亚洲金融数据显示,多个城市房价较峰值跌幅达40%以上,财富倒退风险凸显。
曹德旺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一直较为谨慎,他坚持实业优先,不涉足房产投资,这反映出他的长远眼光。与之对比,房地产市场波动性更强。
2025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复杂态势。一线城市如上海新房成交增长13%,二手增长22%,但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大。牛津经济研究院预计新开工面积回升,但市场维持低位,抑制投机。
曹德旺忠告人们要深究政策与自身需求,不要盲从预测。2025年房价仍有下降空间,标普预测新房销售额降3%至9.3万亿元,价格下滑1%,二手房占比升高,成交额持平上年。
曹德旺在自传中强调实业报国,捐赠百亿兴办福耀科技大学。2025年首年投入八亿,仅招五十名学生,聚焦材料科学。这与他对房产的谨慎态度一脉相承。
市场软着陆需要时间,2025年下半年可能出现重大变化,如马云预言般,房价调整分化,一线城市回落30%,深圳部分次新房跌一半,三四线跌至“葱价”。2008年前的购房者已经实现自由,但现在卖出可能更划算。
2025年,年轻人是买房主力,但难以持续。人口负增长,存量过剩,高房价必跌。高盛假设财政支持到位,房价年底企稳,二手成交增长5%至6%。但曹德旺提醒,房产并非增值工具,他在评价他人时也强调长远眼光。
房地产危机的解除需要房价回归合理。曹德旺的美国工厂正常运营,体现实业价值,房产只是他观察的一个方面。
全国大宗物业交易561亿元,环比涨10%,同比降13%。核心城市新房成交活跃,但整体规模缩小。
曹德旺创办大学,体现了实业家的视野。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稳定,既不会让房价一味下跌到危机,也不会让其持续炒高,导致更大损失。
接下来,价格将回归合理,危机也将解除。无论何时买房,都要深究政策,将自身需求摆在首位,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曹德旺的预言非常精准。房地产应该让专业者来做,如果变成资本游戏,买不起的人将更难,房子将有价无市。现在政策调控处于调整期,长期来看,市场会稳定下来。曹德旺预言:2025年,没有买房的人,五年后是失败者还是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