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连一顿午饭,都没给普京准备,俄总统专机当场打道回府
在国际政治的大棋盘上,每一次大国领导人的会晤都如同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当地时间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结束长达三小时的会谈,这次“特普会”带来的连锁反应,深刻影响着美国与中俄印之间的关系格局,而印度成为了其中最受伤的一方。
会谈结束后,特朗普面对福克斯新闻镜头突然改变主意,他口中原本外界预期将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实施的二级制裁关税,此刻他却表示“因为今天的情况,我觉得我现在不必考虑这个问题”。仅仅数日前,白宫还气势汹汹地宣布对所有俄油买家加征100% - 500%的二级关税,印度首当其冲先被课以50%重税,美国财长贝森特还放言会对华加征。可现在,特朗普却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石油贸易亮起了绿灯。
这一转折背后有着美国精密的利益盘算。一方面,年底购物季临近,美国超市里的商品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全系于关税能否稳定。8月11日,特朗普刚刚签署行政令,将对华商品关税暂缓措施再延长90天至11月10日,北京也同步宣布保留10%的对美关税税率,暂停非关税反制。若此时对华加征二级制裁关税,无异于撕毁协议,美国零售商每年将多付1200亿美元成本。
而且苹果公司早已放风要把iPhone生产线从印度迁回中国,只等关税落定。另一方面,松绑中国能源进口,实则是给俄罗斯经济输血的外交默契。当美国需要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施加影响时,关税大棒自然要收进武器库。特朗普宣布暂缓对华石油关税时强调的“今天的情况”,正是他与普京在阿拉斯加峰会的良好互动。
然而,印度没有中俄这样的战略筹码。此前,美国就对印度小动作不断。8月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印度商品关税拉升至50%。早在7月30日,特朗普就宣布自8月1日起对印度产品加征25%的关税,指责印度“一直从俄罗斯购买绝大多数军事装备”,且与中国同为“俄罗斯最大的能源买家之一”,并以此为由威胁向印度加收所谓“罚款”。
美印贸易谈判本就陷入僵局,特朗普的这番操作引发部分美媒和分析人士担忧,这个对美国极为重要的经济及防务伙伴,可能被推向中国和俄罗斯的阵营。印度多年来一直试图在东西方地缘政治博弈中“端水”,既与中国保持经济往来,也与俄罗斯维系安全合作,同时还从美国采购大量高端军事装备。
近年来美印防务关系的升温,也是印度在中美竞争中地缘战略价值的体现。但如今特朗普的强硬贸易立场给这一关系蒙上了阴影,任何摩擦都可能削弱印度在政治及地区安全问题上公开支持美国的意愿。
“特普会”后的这一系列变化,凸显了国际政治中利益至上的原则。美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外交需求,对中俄亮了绿灯,而印度却在这场大国博弈中成为了牺牲品,承受着美国关税大棒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上陷入更为被动的局面。特朗普连一顿午饭,都没给普京准备,俄总统专机当场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