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狂揽25亿,净利涨641%!“过气网红”家电巨头逆袭,网友:智商税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品牌官作者品牌官


  

  


  引言:在厨房小家电的江湖里,小熊电器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


  

别家喜欢端着“德国工艺、百年传承”的大旗,小熊却扛着一张“萌萌哒”的脸混迹年轻人厨房和卧室。

  


  

图源:小熊萌电器

  


  

十几年前,它的酸奶机、煮蛋器,是刚毕业白领的第一份“小确幸”,价格不贵,造型讨喜,用起来还挺解压,因此它被誉为“创意小家电第一股”。

  


  

图源:深交所

  


  

但网红总有过气的一天,到了2024年,小熊的年报就像一杯凉透的花茶:净利润暴跌35%,主力的厨房产品还急速下滑,外界纷纷觉得这只“小熊”要冬眠了。

  


  

图源:小熊家电2024年报

  


  

谁料2025年中报一出,小熊直接表演了一次“深蹲起跳”。营收25.35亿元,同比增加18.9%;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加27.3%;现金流更是同比增加184%。

  


  

  


  

资本市场本来抖了一下,结果机构投票表示:“这熊还没完!”

  


  

不过,财报只是成绩单,消费者心里的小算盘才是真考场。有人爱它的“有趣”,有人嫌它的“鸡肋”,有人则抱怨售后比谈恋爱还费劲。

  


  

图源:网络

  


  

于是问题来了:小熊到底是要继续当个“萌宠”,还是升级成一只“实用大熊”?

  


  

  

财报攻坚战

  

小熊的“回血圣水”

  


  

如果2024年的小熊是一只“掉毛的熊”,那2025年的小熊就是刚把毛梳顺了。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35亿元,同比增长18.94%,而根据奥维云数据显示,整个厨房小家电行业平均增速只有9.3%。

  


  

图源:小熊家电2025年半年报

  


  

更亮眼的是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2.5%,还有经营现金流1.42亿元,同比增加184.38%。

  


  

这说明它不靠会计魔术,而是实打实赚钱。要知道,很多家电企业账上利润数字挺好看,但回款慢得像老黄牛;小熊却做到了“钱到账比利润跑得快”,这才是真回血。

  


  

图源:小红书

  


  

单独看 Q2 单季数据,营收 12.1 亿元,同比增加29.6%,归母净利润同比暴涨 641%。

  


  

这已经不是回血,而是直接来了个“回旋踢”。

  


  

资本市场最爱这种反转戏码:去年它的 ROE 掉到 5.7%,跌到普通水平;今年中报已经回到 7%,修复迹象非常明显。

  


  

图源:东方财富网

  


  

去年大家嫌弃它是过气网红,今年它用数字证明“我还能打”。

  


  

逻辑并不复杂。一方面,小熊果断收缩掉一些低效的品类,把资源集中在母婴和个护等新赛道,这些赛道消费刚需又带点“情绪价值”;另一方面,国家层面的家电补贴也给它撑了腰,锅具、电热类产品销量明显回暖。

  


  

图源:小红书

  


  

资本市场的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投资人最爱看的不是“卖了多少”,而是“收回多少钱”。小熊这一波属于典型的“先吓你一跳,再让你服气”。

  


  

不过别急着鼓掌,数字漂亮只是开始,这个“回血”究竟是暂时回血,还是长期体质增强?

  


  

财报给不出答案,只能等消费者用钱包投票。

  


  

图源:网络

  


  

  

消费者的“吐槽大会”

  

萌系美学顶不住质量投诉

  


  

这波回暖虽然喜人,不过消费者并未忘记过去的“割肉体验”。因为小熊电器的宿命是——消费者越喜欢它的设计,就越得经得住质量的考验。

  


  

图源:小红书

  


  

上半年中报里的漂亮数据,还掩不住12315平台和黑猫投诉上几千条的怨气。

  


  

图源:黑猫投诉

  


  

有用户吐槽买了面包机,用了几次就坏,找售后结果被一句“退货期过了”打发;还有电饭煲自燃、烤箱爆炸,厨房墙面熏得黢黑,索赔过程一言难尽。

  


  

图源:小红书

  


  

更魔幻的案例是,用户反映空气炸锅“工作一年半就返厂”,维修人员顺带卖新,搞得像“附加消费”。

  

图源:小红书

  


  

在小红书和知乎上,关于小熊的讨论很割裂:一边是晒着粉嫩破壁机、烤箱的年轻博主,另一边是家长们的吐槽:“母婴消毒锅盖子没几天就裂了”。

  


  

厨房小家电不是装饰品,而是天天要用的劳动工具。

  


  

图源:网络

  


  

买破壁机是为了打汁,买电饭煲是为了煮饭,而不是只为了占个 C 位拍照打卡。外观再萌,也掩盖不了“不耐用、不好用”的硬伤。

  


  

过去消费者愿意为“新奇特”付钱,觉得花几百块买个“好玩”的小物件不算亏;但如今消费降级,大家更在意“好用、耐用、省心”。

  


  

图源:小红书

  


  

小熊的过去太依赖“新奇特”,产品SKU确实很多,但没把“质量稳定性”当作王牌。

  


  

对一个正在转型的品牌来说,这就像考场上作文写得很花哨,却在语法和标点上被扣分。

  


  

财报能让投资人心动,可口碑能不能稳住,才决定了它能不能走得远。

  


  

正如网友说的:“买小熊,是为了生活更好玩;结果买回来,却不便于使用,成了麻烦小熊。”

  


  

图源:网友评论

  


  

  

创新突围

  

罗曼系列和母婴赛道的“养成记”

  


  

当然,小熊也不是光靠“卖萌”吃老本。

  


  

2025年中报里最大的亮点,是新业务的爆发。

  


  

厨房小家电依旧是营收大头,16.73亿元,但增长只有5%;真正撑起业绩的是个护和母婴。个护小家电营收3.2亿元,同比增长416%,直接成了第二增长极。

  


  

图源:小熊家电2025年半年报

  


  

按摩仪、美容仪、肩颈枪切中“宅健康”刚需,在小米、SKG 等对手环伺的环境下,小熊竟然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

  


  

图源:小熊家电

  


  

母婴赛道同样给力,营收1.45亿元,同比增长40.5%,产品设计语言统一,复购率提升6个百分点。

  


  

全力托举母婴产品的行为,对年轻父母来说,不只是买个奶瓶消毒器,而是买一种“安心感”。

  


  

图源:小红书

  


  

口腔护理的“罗曼智能”也是一大亮点,上半年营收 2.86 亿元,海外市场占比从 8.1% 提升至 16.2%。

  


  

图源:小红书

  


  

换句话说,它的支线不仅在国内站稳脚跟,还开始成为小熊的“出海先锋”。这背后体现的,不只是单品走红,而是品牌在个护和健康赛道上的定位逐渐清晰。

  


  

而且,小熊在智能破壁机和“叠叠锅”等产品上终于实现实用痛点突破:可拆洗双刀配置、猛火爆炒、智能交互……这些不再是“颜值炸裂”的摆设,而是真的“好用”的设计。

  


  

这正符合“悦己时代”下的消费期待:不仅要“看得上”,更要“用得上”。

  


  

图源:小红书

  


  

SKU 策略的进化,也能看出小熊的转型轨迹。

  


  

2022 年它曾大刀阔斧砍掉一堆低价低复购型号,只保留 500 多款产品;到了 2025 年,SKU 又扩张到 1000+。

  


  

图源:小熊家电

  


  

不过这次不再是盲目铺货,而是“场景矩阵”打法:同一模具衍生不同容量、颜色,IoT 模组共用,降低了边际成本。

  


  

相比以前那种“今天做酸奶机,明天做榨汁杯”的随性,如今的小熊更像在玩“养成系”:先定好场景,再扩展矩阵,慢慢培养用户的习惯和粘性。

  


  

图源:小熊家电

  


  

过去是拼颜值、博眼球,现在逐渐靠专业、靠功能,才有可能在下一个周期真正站稳。

  


  

  

谁能笑到最后?

  

和美的打擂台的“小熊哲学”

  


  

对比行业巨头,小熊这一套玩法就显得“另辟蹊径”。

  


  

如果说小熊像是带着吉他闯市场的“民谣歌手”,唱着小清新,吸引一批粉丝。美的、苏泊尔这些巨头,就是开着大型演唱会的摇滚乐队——声光电全套齐活。

  


  

图源:小红书

  


  

前者靠差异化赢眼球,后者则是标准化、规模化的“工业铁军”。

  


  

例如,美的这些年不断精简SKU,专注少数爆款,强调效率和规模,用的是大厂思维;而小熊反其道而行,SKU扩到1000+,强调平台化和模块化,甚至连IoT模组都能跨品类共用。

  


  

图源:网易新闻

  


  

这种差异其实反映了两种战略——美的是“集中火力打正面战”,小熊则是“游击战打满全场”。

  


  

从短期结果看,小熊的多赛道扩张带来了更高增速,尤其是在个护、母婴和出海市场。但风险也很明显——产品线太散,质量把控和售后成本更高,消费者投诉就是最直观的证明。

  


  

图源:小红书

  


  

更何况,行业整体并不轻松,厨房小家电正经历“量跌额涨”,靠国补才勉强稳住局面。小熊在国补政策下确实尝到了甜头,锅煲、电热类产品客单价提升了 8%,但政策红利毕竟是暂时的,更像是外援,而不是可以长期依赖的内生动力。

  


  

图源:小熊电器旗舰店

  


  

最终比拼的,还是谁能在消费者心里留下一个“值得信赖”的长久标签。

  


  

于是乎,美的可能赢在“稳定”,小熊则拼“爆发”。

  


  

消费者当前已经不买“网红讲故事”,更青睐“实打实产品好用”的品牌——这是小熊的“实用主义”转型机会,也是市场反思的方向。

  


  

小熊若想走远,就必须完成从“讲故事”到“做产品”的转型,把“好看”真正变成“好用”,把“故事”沉淀成“口碑”。

  


  

  


  

毕竟,消费者不会因为你名字可爱,就原谅质量问题;也不会因为财报数据漂亮,就不在意售后体验。

  


  

图源:小红书

  

  

市场最终的比拼,不在于谁唱得更热闹,而在于谁能把舞台下的观众留下来。对小熊而言,这才是最硬核的“哲学考题”。

  


  

  

写在最后

  


  

小熊电器的“大熊觉醒”或许还在路上。

  


  

而小熊电器这只“小熊”,曾凭借高颜值和低价格被捧上神坛,也因质量短板和售后问题摔下台。

  


  

图源:亿牛网

  


  

如今,它似乎正背上新装备,准备一次真正的“深蹲起跳”——靠的不再是可爱外表,而是实打实的产品力、结构优化和新赛道扩张。

  


  

图源:小红书

  


  

半年报看上去很鼓气,但消费者的侧眼、投诉数据、行业清醒都告诉它:“你赢得市场,得让产品先赢得‘人心’。”

  


  

未来路径已经开启,接下来就是拼“做得真好用”、持续优化产品质量和服务,让“萌系”焕新为“实用美学”。

  


  

图源:小熊家电

  


  

对小熊来说,从“萌宠”到“大熊”,是必经之路。

  


  

至于它还能不能重回“创意小家电第一股”的光环?值得期待——也值得继续观察。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狂揽25亿,净利涨641%!“过气网红”家电巨头逆袭,网友:智商税

相关文章

券商掀起一季度业绩浪 多见50%上下高增速 经纪自营信用强势拉动

券商掀起一季度业绩浪 多见50%上下高增速 经纪自营信用强势拉动

  截至4月24日,6家券商股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结合前期已发布的业绩预报与快报,总计已有17家券商股公布一季度经营成果。   整体来看,券商业绩呈现出良好的增...

超1万亿!南向资金创历史纪录 这些股年内净买入居前

超1万亿!南向资金创历史纪录 这些股年内净买入居前

  今日(9月3日),港股高开低走小幅收跌,南向资金净买入55亿港元A股上市公司。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买额已于昨日突破1万亿港元大关,今...

吉比特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47%;《双影奇境》再次登顶中国区Steam周销量

吉比特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47%;《双影奇境》再次登顶中国区Steam周销量

  |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NO.1 吉比特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47%   4月23日,吉比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A...

明阳电气: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24.38%

明阳电气: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24.38%

        明阳电气8月27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

中国A股的大牛市真的来了吗?

中国A股的大牛市真的来了吗?

   3800点了,是不是牛市?    不知道!...

欧美市场整体疲软,管理费同比增五成 “永久”母公司中路股份半年亏831万元

欧美市场整体疲软,管理费同比增五成 “永久”母公司中路股份半年亏831万元

     老牌自行车“永久”母公司中路股份(600818)日前披露半年报,营收增长下净利润同比盈转亏A股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