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产巨头“塌房”!细菌严重超标,坑害百姓,央媒点名怒批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锐闻
编辑 锐闻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买不起要想想这些年自己工资涨没涨,有没有努力工作?”
这话是之前网络头部主播李佳琦,对广大消费者的讽刺,当时李佳琦在直播间带货79元一支的花西子眉笔,有粉丝说贵。
他脱口而出:“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有的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无数网友被刺激到,本来上班就烦,寻思在网上买点东西,结果还被嘲讽,任谁都无法忍受。
虽然李佳琦后来道歉了两次,可花西子的销量还是从每天几百万直接跌到几万,跌幅高达九成多。
没想到这波“教育消费者”的风潮又刮到了桃李面包头上。
前几天,桃李为了推销自家的五仁月饼,整了个“桃李蛋月烧”的电梯广告,上面写着“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是因为还年轻,没饱尝生活的毒打”。
在桃李面包的广告里,不爱吃五仁成了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年轻人,说教感满满。
网友们看到这广告,气不打一处来,有人直接怼这是人能写出来的广告吗?还有人说吃个月饼还要被教育,简直离谱到家。
桃李和曾经的李佳琦一样,点燃了网友的怒火,直播间也被“嘲讽打工人”的评论刷屏了。
面对这波质疑,桃李一开始啥反应没有,就知道默默删评,等风头实在太大了,才说这是“内部共创机制的尝试”。
后来影响还是没有消除,结果桃李把锅都推到的老板身上,称他年纪大了,之后会让年轻人来决定广告营销方向。
这种“教育式营销”真的很容易踩雷,不管是李佳琦还是桃李面包,都犯了同一个错误,把消费者当傻子。
消费者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凭啥要被你教育怎么花?
而且,桃李面包这次翻车,真不只是因为一句广告语那么简单,这背后是它长期以来积累的信任危机。
一个靠着面包起家的品牌,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呢?
桃李面包算是实打实的“国产面包巨头”,1995年,国内面包市场还不像现在这么热闹,那时候桃李也没啥特别的,就是一家普通的面包作坊。
不过人家有眼光啊,看准了中国人对面包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于是开始了疯狂扩张模式,一步步打开了市场。
靠着不断扩张,桃李在全国建立了几十个生产基地,覆盖了大江南北。
2015年,它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名副其实的上市公司,上市后的桃李更是势如破竹,营收额在4年内暴涨了2倍多,年营收达到了快60多亿元,换算一下,就是说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给桃李贡献了将近5块钱。
别小看这5块钱,毕竟积少成多,桃李每天能卖出几百万袋面包,算下来一年得卖几个亿的面包,这么大的销量,足以证明它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当然桃李也没闲着,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它派团队跑到意大利、法国、德国这些烘焙强国去取经学艺。
这些努力也确实让桃李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它家的面包当天生产当天上架,新鲜度有保证,价格也不贵,无论是在大超市还是小卖部,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不过成功容易让人忘乎所以,桃李似乎忘了,它能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上市公司,靠的是啥?不就是千千万万消费者的支持吗?
更要命的是,桃李这种傲慢的态度,不只在广告文案上,还有它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上,才是真正让人担忧的地方。
老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桃李面包这几年的表现,真是一言难尽。
打开黑猫投诉平台一看,关于桃李的投诉高达500多条,这些投诉五花八门,有人说在面包里吃出头发,有人说吃出苍蝇,还有人说面包在保质期内就发霉长毛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投诉不一定都是真的,是有人故意黑桃李,但现实中却真真切切发生了。
官方检验发现,纯蛋糕中丙二醇超出规定标准,这款产品来自沈阳桃李面包有限公司,这是权威部门的检测数据,没法造假。
丙二醇作为食品中的一种添加物质,适量使用是安全的,但一旦超过限定值,就会给人体带来不良后果,特别容易损伤人的肝脏和肾脏功能。
而最近的事更是把桃李推上了风口浪尖,就在一个多月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抽检发现桃李泰安工厂生产的切片面包菌落总数严重超标。
通俗来讲,这是指食物里微生物的总量,当这个数值超出标准,就表明这批面包在制作过程或者配送环节中完全没有做好卫生防护。
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会让面包更快坏掉,吃进肚子里可能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急性的肠胃发炎。
老年人和孩子抵抗力本来就差,吃了这样有问题的面包等于是在拿自己的身体健康冒险。
图源网络
面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桃李不是立马整改道歉,而是以检验方法有误为由向当地市监局申诉,直到7月26日,桃李才不情不愿地道歉。
但消费者不会一直当冤大头,这些质量问题的集中爆发,已经严重影响了桃李的业绩,华北、东北、华东等主要销售区域的营收全都在下滑。
有一些真喜欢国货的网友们是真的痛心疾首,一个面包企业,最基本的不就是保证食品安全,可他们把精力都用在了那些烂透了的广告营销上,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产品质量,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我觉得桃李的问题出在根上。它可能是发展太快了,忘了自己是干啥的,它是卖面包的,不是卖情怀的,更不是来教育消费者的。
一个面包品牌,最重要的就是做出安全、好吃的面包,可桃李好像忘了这一点,反而去玩什么“毒打”营销,结果自己先被毒打了一顿。
现在看来,桃李如果想挽回消费者的信任,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归初心,把钱和精力都花在提升产品质量上。
别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了,老百姓想要的,从来都只是一口安全、好吃的面包而已。
再大的品牌,如果忘了初心,忘了是谁成就了自己,迟早会栽跟头,市场从来不会眷顾那些不尊重消费者的品牌,无论它曾经多么辉煌。又一国产巨头“塌房”!细菌严重超标,坑害百姓,央媒点名怒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