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换人!埃里森凭什么战胜马斯克?AI时代,他是最大地主
世界首富宝座迎来新主人 —— 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以近 4000 亿美元身价力压马斯克,这一结果让不少人感到意外:手握 SpaceX、特斯拉等多元产业,还能推动 “火星计划” 的马斯克,为何会被看似低调的埃里森超越?答案藏在 AI 时代的 “新生意经” 里 —— 当众人还在追逐 AI 技术研发时,埃里森早已靠做 “数字包租公” 赚得盆满钵满,这份 “收租” 生意,远比想象中更暴利。
埃里森的财富爆发,源于甲骨文股价的强势上涨:一年内公司股价飙升超 50%,市值逼近 1 万亿美元,而他个人持有甲骨文 40% 的股份,这使得其身价直接跃升至 3930 亿美元,成功登顶世界首富。相较于马斯克在新能源、航天领域的 “高调布局”,埃里森的盈利模式显得简单却精准 —— 聚焦 AI 时代的核心需求 “算力”,做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当 OpenAI、谷歌等科技新贵还在为 AI 模型训练的高成本发愁时,甲骨文早已建成一座座 “数字商业中心”,专门对外出租算力资源,成为 AI 产业的 “幕后房东”。
这份 “算力出租” 生意的含金量,从甲骨文与 OpenAI 的合作中可见一斑:双方签署的协议约定,未来 5 年内 OpenAI 将向甲骨文采购价值 3000 亿美元的算力,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的 GDP;而支撑这些算力所需的 4.5 吉瓦电力容量,足以满足一座中型城市的用电需求。在 AI 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行业巨头,都离不开算力支持,却鲜有企业有能力自建完整的算力基础设施,只能向甲骨文这类 “先行者” 购买服务。这意味着,AI 赛道上的玩家越多、竞争越激烈,甲骨文的 “租金收入” 就越稳定 —— 无论最终谁能在 AI 大战中胜出,作为 “算力供应商” 的埃里森,都能稳赚不赔。
埃里森的成功,其实印证了一个朴素的商业逻辑:当所有人都扎堆 “淘金” 时,卖水A股上市公司、卖铲子的人往往能笑到最后。这与今年新能源车行业的情况如出一辙 —— 各大车企陷入价格战时,最赚钱的不是车企,而是提供核心部件的电池企业。AI 时代的 “算力”,就如同新能源领域的 “电池”,是所有玩家都离不开的基础资源。埃里森没有跟风追逐 AI 技术研发的热点,而是精准卡位基础设施领域,用 “出租算力” 的模式搭建起稳定的盈利护城河,最终凭借这份 “低调的暴利”,实现了财富的弯道超车,成为新的世界首富。#发优质内容享分成#世界首富换人!埃里森凭什么战胜马斯克?AI时代,他是最大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