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近况曝光,头发稀疏瘦脱相,走路要人扶,网民:也是到点了
他曾公开表示给工人乱加工资会破坏劳动力市场平衡,因此引来无数骂名,可就是这个人,却又曾为了一名员工孩子的白血病,二话不说包下了医药费。
当79岁的曹德旺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步履蹒跚疲态明显,以至于走路都要人搀扶,被一些网民称命不久矣。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不一样的答案
当79岁的曹德旺,步履蹒跚地出现在视频里,那张疲惫的脸,瞬间引发了公众对他爱恨交织的强烈讨论。
他曾明确提出给工人乱加工资会破坏劳动力市场平衡,并因此饱受指责,然而他本人坐拥豪宅,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网上骂他刻薄,给工人乱加工资会破坏劳动力市场平衡的观点,直接把他推到了所有打工者的对立面。
在他看来一家企业贸然涨薪会引发同行跟风,最终扰乱整个产业的根基,这听起来似乎是合理的运营思维,可在普通人耳朵里,却无异于资本家为“抠门”寻找的借口。
而他这种双重标准,自然引来了同行的不屑,王健林那句不点名讽刺,在网上可以说是流传许久,“有些企业家公司搞得不咋地,员工收入也不高,还绷着面子做慈善”,明眼人都知道他说的是谁,言下之意善待与自己一同打拼的员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而胖东来的老板于东来,更是直接用行动给出了另一种回答,他把公司95%的利润分给员工,店长月入明显高于同行,就算是清洁工都能拿到不少的钱。
于东来的成功,让外界看到高薪酬与企业健康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甚至能形成良性循环,这下曹德旺的“市场平衡论”听起来愈发苍白无力。
大部分人的逻辑很简单,一个对自己消费阔绰,对员工却捂紧钱包不愿意涨工资,甚至还公开反对涨薪的企业家,无论他捐了多少的钱,那钱没直接落到为他创造财富的工人口袋里,又怎么能服众?
既是“首善”,也是患难真情
但曹德旺真的是那个只进不出的“铁公鸡”吗?要知道说他“中国首善”,那可是实打实的,不过比起那些光喊口号的公众人物,他确实低调又实在,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次数也少了很多。
而更能体现他复杂之处的,是他对待员工的另一种态度,他曾经说过A股上市公司,公司曾有个员工的孩子得了白血病,家里都已经绝望了。
曹德旺在得知这件事后二话不说,让那员工什么都别管,安心陪孩子从福建跑到北京看病,这前后花费的一百多万的医药费,公司全都给包了。
他说这笔钱是公司应该给予员工的“福利”,因为企业和员工就是“命运共同体”,公司理应是他们最坚实的靠山。
他还敢公开呛声,有多少企业能做到他这样的程度,把员工的直系亲属重病“管起来”?这百万善款指向的是活生生的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相比那些慈善数字,它更能戳中人心。
除了这份柔情,他更是个铁骨铮铮的爱国商人。福耀玻璃在他手里,占据了中国汽车玻璃68%左右的市场,全球也有34%左右,简直就是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
他常说一个企业家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在家族传承上,他布局清晰,大儿子、二儿子、女儿各就各位。
可最硬核的一条,他立下铁规子孙要想继承家业,美国绿卡必须扔掉,这种不容质疑的指令,透着他一辈子的强硬和原则,他的价值观里,家国情怀容不得半点模糊。
那么那个不让员工涨薪的曹德旺,和那个为员工孩子豪掷百万的曹德旺,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他?
或许这两个都是他,他信奉的商业逻辑,也许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效率,来改善所有员工的整体生活,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加工资。
这套运营模式在商场上可能很不错,但在面对大众时,却显得较为“无情”了,他没能用普通人能听懂、能共情的话,去解释他那套复杂的“平衡论”。
到底那个才是真实的他?
于是争议就这么来了,就不少人表示,他就是过于精美,不断计算着产业大盘的利弊得失,却似乎忘了考虑人性中最朴素的喜怒哀乐。
在这次的视频里,他的神情透露着疲惫的样子,身边助理的动作都成了焦点:一个搀扶着他,另一个眼疾手快地抢先拉开椅子,网友们一眼就看穿了,说那是“勾心斗角”、“抢功表现”。
短短的镜头也映射出了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哪怕核心人物已经显出老态,但那围绕他的引力场,依然强大竞争与依附无处不在。
现在看着他衰老的身影,公众的讨论声浪丝毫没减,那些赞誉和嘲讽,同情和批判依然围绕在他的晚年。
至于他到底是个被不少网民称为“为富不仁”的资本家,还是一个“被大众误解”的实业家?这矛盾的形象可能要一直存在下去了。
毕竟“一万个人的眼中有一万个哈莫雷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想法,最后屏幕前的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讨论。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