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超预期!这一方向或直接起飞,新热点方向出现了?(附股)
近期,A股上科技主线不再一枝独秀,主要是新能源快速崛起!
市场目光不仅聚焦于光伏与储能,固态电池等方面,新能源权重标的持续放量大涨。
然后,在储能、固态电池之外,还有一个新能源板块也出现了行业拐点,这就是风电。
周末我看了,国家能源的数据、翻翻整机厂的财报、再看看海外签单情况,发现一件事,风电这个行业,或许正在发生一次系统性反转。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风电的需求是不是真起来了?利润是不是真回来了?出海是不是真赚到钱了?
一,需求端,淡季不淡,订单火爆
先看一组硬数据:
1、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 51.39GW,同比 +98.9%。
2、其中海上风电增速接近 200%。
3、8月单月招标量 10.4GW,环比暴涨90%。
4、全行业在手订单合计 300GW,够干两年。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淡季不淡”已经不够用了,现在是“全年无休”。
行业整体合同负债同比激增70%,在手订单累计达300GW,足以覆盖未来两年以上的装机需求,凸显产业链高景气度。
为什么突然这么抢?简单来说,交付周期。
2024年下半年开始,风机价格止跌回升,于是集体提前锁单。
而一台风机从下单到并网,通常要12-18个月。
这一波抢跑,直接把2026年的需求提前兑付了。
所以风电的需求,这不是短期脉冲,而是订单周期+价格预期+市场节奏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利润端,营收利润双升,盈利拐点确立
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直接看数据:
2025年上半年,风电设备板块实现总营收1047亿元,同比增长45.6%、
归母净利润达42.3亿元,同比增长15.5%。
尤其二季度表现亮眼,整个行业单季净利润达29亿元,同比增长19%,创下近三年来单季新高。
关键在于:价格在涨,成本在降。
1、陆上风机中标均价(不含塔筒):1496元/kW,同比+8%。
2、含塔筒均价:2096元/kW,同比+21%。
3、但钢材、铜、树脂等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约20%。
这就像你开餐馆,菜单单价涨了,但猪肉、油、米面全在打折,毛利率自然就上来了。
业内测算,这一“剪刀差”给产业链带来了5个百分点以上的净利率弹性。
三A股上市公司、谁最受益?
叶片、主轴轴承、齿轮箱、铸锻件这些环节,技术壁垒高、产能扩张慢,现在订单饱满,议价能力增强。
很多厂商已经在谈“涨价落地”,而规模化效应又压低了单位成本。
量价齐升+成本优化,这才是真正的利润释放区。
当然整机厂呢?也在改善,只是利润释放节奏上慢半拍。
还有一点,如果说国内是“需求回暖”,那出海就是“新增市场”。
2025年1-8月,中国风机企业海外签单 18GW,同比翻倍。
重点是:海外价格是国内的3-4倍。
在欧洲,陆上风机采购价普遍在9000元/kW 以上,而国内才2000出头。
哪怕算上运输、认证、本地化服务,毛利率依然可观。
大家肯定会问为什么欧洲愿意付高价?我查了一下,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供应链太拉胯了。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这几年产能不足、交付延迟,本土制造成本又高。
国内厂商不仅价格低(相对欧洲本地的)、交付快,技术也不差,16MW+的海上风机我们都能做了。
再看一下需求,欧洲2030年海风目标15GW/年,未来五年CAGR 37%。国内企业从风机、海缆到安装船,正在构建全链条出海能力。
写在最后
投资最怕的,不是错过风口,而是把真趋势当噪音。
当下,在整个新能源板块持续受到资金关注下,风电凭借装机高增长、盈利修复、出海提速与三大趋势交织,这是值得我们关注起来
产业链相关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突发,超预期!这一方向或直接起飞,新热点方向出现了?(附股)